修谱常识

当前位置:家谱编修报 >> 修谱必读 >> 修谱常识 >> 浏览文章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

时间:2017年03月18日浏览量:发布:编辑部

寻根,是生死以外,人类的第三种本能。

外媒称,格雷戈里·克拉克和尼尔·卡明斯两位学者发表了一份非常有趣的研究,题为《1170-2012年间英国人的姓氏和社会流动性》。

该论文是他们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新书《儿辈也崛起:姓氏,以及社会流动的历史》两章的概括。他们研究了8个国家几世纪来精英阶层的家族传承,并发现所有国家精英阶层的传承性都和现代英国相似。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他们还研究了新中国的情况并与此前中国长期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令人吃惊的是,包括毛泽东执政时期在内的新中国和此前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流动性都与英国极为相似。

你也许会觉得,新中国虽然存在精英阶层,但新中国的精英阶层和此前的精英阶层应该是不同的一群人。

而克拉克和卡明斯指出,经过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中国地主阶层的土地已为国家所有并进行了再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数十万名地主被镇压。

随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大量曾是地主、商人和资产阶级身份的人士及其亲属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大批城市青年被派往乡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平等化。

报道称,两位学者从元、明、清科举考试中举名单里的5万余人中选定了出现率极高的13个姓氏。

这些姓氏在中国近现代名人榜中——包括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代的高官、中国最有名的10所大学的教授、2006年资产超过150万美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和现在的政府官员——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这些姓氏的人物在国民党当政时期和2006年时在教授、集团董事和高官中的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分别是0.9、0.8和0.74。其他姓氏的人社会地位忽上忽下,但这些名门望族却从未衰落。

克拉克和卡明斯还根据不同的数据作出了其他评测。他们的结论是,可以95%确定新中国的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在0.71-0.92之间。

也就是说,1949年精英阶层的直系后代跻身精英阶层的可能性在71%到92%之间。这与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和样本中其他国家都非常相近。

克拉克和卡明斯的论断与许多认为新中国社会地位代际传承系数较低的研究不符。但此前的分析多是仅仅基于两代人,克拉克和卡明斯的结果则是基于多个世代,因而更加可信。人们都知道,分析的对象越多,越可能排除偶然事件,结论也越正确。

两位学者表示,他们的结论并不意味着某些家族长盛不衰,另一些家族则永难翻身。他们认为,这些国家中的任何精英家族都会经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即所谓的均数回归趋势。然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也可能长达600年到800年。

中国家谱沉浮

南北朝时修谱之风盛行,唐宋时蔚为大观,明清修谱达到前所未有顶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修谱风气急转直下,日渐式微。

屋漏偏逢连夜雨,与众多传统文化一般,家谱也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家谱,从此在人们脑海里,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过去记忆。

然而,中国的领导人们,从未否定家谱和家族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1957年,毛泽东于成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到“文革”之前的1964年9月,他与毛远新的谈话中亦提出如下逻辑:“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有家才有族,有族才有人的共同体和国家。”

不过,这种对于家谱、家族以及作为其精髓的家风的尊重和提倡,作为一种现象,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

如今,在对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宏大命题之外,千百万中国人对祖先的追寻,恐怕更多是为了寻找自身精神与灵魂的归宿。

鲁迅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被东亚同文会带走的家谱

中国近代史行至甲午,以东亚同文会为代表的日本组织就开始在中国收集包括族谱、地方志在内的信息。

及至中日战争爆发,家谱和地方志仍是日本人收集的重要内容,晋中祁县一个王氏家族,老家谱极好,有元代的彩色祖宗画像,非常珍贵。日本人得知了,金钱诱惑、武力威胁,就为了得到这一本家谱。

日本对中国家谱非常关注,尤其名门望族的家谱里,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民族学,无所不包。你想了解中国,家谱是最主要的渠道。

在战争中流往日本的中国谱牒难以数计。一个数据是上世纪60年代日方统计的东洋文库、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所藏中国家谱,总计1600余种。

1960年,中国学专家多贺秋五郎根据日藏中国家谱,历时21年编成《宗谱之研究》,那时的中国甚至都没有本民族族谱研究书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中国谱牒大量流传日本,日本对于中国谱牒的研究水平一直领先于中国。

日本不是孤例。据称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在2000年左右就藏有中国家谱约1.7万种。目前国内公藏族谱总量不过3万种。

“右派”能写进家谱吗?

1978年,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启迪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作为中华历史遗产的谱牒文化重新评估。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档案局牵头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收藏单位所藏族谱进行摸底统计,除部分单位未来得及整理上报,全国公藏族谱、家谱有18562种。

1984年11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明确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这个文件说明了党和政府对谱牒的高度重视,是谱牒文化正式解冻的官方信号。

不过,政治环境的宽松并未加快家谱复苏的步伐。国家性的谱牒研究机构迟迟未有起色:国家档案局心存余悸,难以牵头组建中国谱牒学研究会调查族谱,只是建议地方学术机构试办。

据家谱专家胡德回忆,进入上世纪90年代民间修谱开始出现萌芽,当时有很多人咨询如何修家谱,都还不敢张扬。

不过,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官方对民间修谱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修谱最先形成气候的江浙一带,则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率先复苏的区域。

一些南方省市的传统宗族制度很发达,福建、江西、安徽、江苏等都是“文革”后最早开始重修家谱的省份。其中一些比较正规的家谱延续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基本脉络和体例,很多新修家谱加入了女性记载。

“华侨带动的家谱复兴

“文革”后对家谱价值的重新认识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在学术界,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家谱拥有许多其他类文献没有的丰富史料,对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同时,儒家文化里很多优秀的思想都在家训中得以完整保存。

但最主要的,它是人们寻根问祖的第一手资料。

由此,海外华人的寻根带动了1949年后中国的第一轮修谱热。

改革开放初年,诸多海外华裔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纷纷回大陆寻根谒祖,其中不乏显赫一时的政要人物: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美国加州州长骆家辉、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香港商界巨擘霍英东、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等。

一直到1995年,中国谱牒研究中心成立7年,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海外华裔。

寻根服务之所以主要针对海外归国侨胞,与现实利益分不开。当时沿海一带正在招商引资,海外华人回乡祭祖,按照政策地方上应提供一定方便,也是向在“文革”期间对他们的族谱等保管不善表达一种歉意。

海外华人的寻根文化很深,诸如安徽刘邦的后人、凤阳朱元璋的后人,回故乡投资,办厂、修公路、办学校,获得了政府支持。文化交流多了,地区经济也提高了。寻根就是文化认祖,血缘不一定找得到。但这些人有这样的文化认同。

“家族的荣耀

民间修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不理想。直到1984年,民间寻谱仍不能端上台面,就算宗族想修谱,开始也只能靠海外宗亲组织出钱、政府出头支持。本地人出头会担风险。

南方的宗族观念比北方更强烈,家谱毁坏程度也远不及北方。他们修谱一般出于两个心理:一个是光宗耀祖,一个是为后世积德。

在社会史研究领域,评判一个地方宗族制度是否发达的标准主要有祠堂、族产、家谱三项。与南方很多地方以祠堂、牌位等系统的祭祖方式相比,北方一些地方是供奉比较简单的祖先图像。

“中国家谱文化或将面临断代?

家谱,记载我们生命的起源,见证家族的来源与变迁,承载中国普罗大众的文化。国人想要面对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必将往家谱里寻找答案。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中国实现大国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时就强调:“必须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文化重新备受推崇。

家谱,其历史记录作用不异于国史和方志。在新时代里却面临尴尬的两级处境。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溯祖寻根意识复兴等因素刺激一些地方官员、民家修谱家和老人修谱的热情高涨,极力投入家谱的寻访、重修、续修中。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家谱的认知严重缺失,意识不到家谱亟待拯救的处境。

此外,家谱的建设在新时代里还面临更多的挑战:

1、传统家谱如何在新时代里发展?

现代社会,无论哪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我们通过QQ、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交流,在网络上获得资讯和分享结果。家谱文化该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女子能否入谱?

旧时中国家庭重男轻女,一般女子不能入谱,特别是未嫁女,现在许多老人仍坚定捍卫此观念。然而现代社会,中国执行独生子女的政策,强调男女平等观念。女子该不该入谱?正视这个问题意味着正视家谱文化传承和旧观念的冲突。

3、家谱如何发挥精神家园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国人已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聚集生活。个体与群体割裂严重,焦虑迷茫的情绪蔓延。家谱,这本被誉为中国人最后的灵魂家园的书籍,如何发展才能让远离他乡的人得到慰藉,找到归属感?

除此以外,家谱也和其它文化一样面临着一系列如何传承保护等问题。

家谱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提高年轻人对家谱的认知,发挥家谱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切莫,让这一优秀文化陷入断代的困境。

最新要闻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