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常识

当前位置:家谱编修报 >> 修谱必读 >> 修谱常识 >> 浏览文章

家谱的价值

时间:2017年02月08日浏览量:发布:编辑部

中国家谱,于今人又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究的题目。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近况来看,家谱对今人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运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运动相干的雄厚资料,它对于相干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浩繁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刚识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因为种种缘故原由,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贯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当然,顾颉刚所说的“忽视”状态如今已有改变,正视家谱史料价值的学者已日渐增多,见诸笔墨者不少,勿庸赘述。作为史料价值,要在求真求实。尽管家谱修撰早有“信以傅信,疑以傅疑”、“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等主张,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勾引,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酷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生理素质、价值取向、举动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巨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天然,换一句话天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整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本身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浩繁族源融合、天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巨大民族。相对自力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体系,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赓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168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我们是雷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夫的旌旗上写着中华。”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国籍认、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据统计:1996年世界共有华人社团9255个,(世界性的华人社团就已超过70个)其中属于亲缘性的宗亲社团占了34%,有3147个。海外宗亲社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凝聚的产物,他们有强烈寻根的愿望,每当我们看到,一年一度,人们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沤庥于沮水之滨、桥山之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共告“五洲风雨疾,华夏有炎黄”,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台湾有一位研究神农文化的学者叫姜竹,他说:“台湾同胎是特别很是崇拜炎帝的,那边的炎帝神农庙有121座,每年神农圣诞日(夏历四月二十六日)总要进行一次祭祀运动,以表达炎帝子孙的爱国之心。目前,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都有烈山宗亲会,如许,在海内、海外、香港、台湾,炎黄两帝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了”。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古老的《世本》和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启其端,历代的姓氏谱系扬其波,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这正是谱牒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应该著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征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自力性,不能全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征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每每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题目,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姓层出不穷,欲求血缘的绝对贞洁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作为已形成的文化认同是可邓小平必深究和苛求的。所以今天的谱学,既要正视历史价值的开掘,又要正视文化价值的开发,我们在现实运用中,更要细致发挥家谱在凝聚社会群体,加强民族凝聚力,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实现祖国同一大业、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爱往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最新要闻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