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动态

当前位置:家谱编修报 >> 姓氏新闻 >> 联谊动态 >> 浏览文章

一个叫"爨"的村庄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时间:2017年04月13日浏览量:发布:编辑部

微信图片_20170413100011.jpg

爨村全貌 卫行智摄

编者按:历史在创新中前进,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山西这个名字叫做“爨”的地方,从先秦开始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直在为承载中国历史、丰富发展中国文化做着贡献。她不仅记载有中国秦汉史的重要篇章,而且由于当地人的迁徙,形成了中国民族史上一个重要部族、民系,创造了中国艺术史上一种重要表演形式,增添了中国族谱学中新的姓氏,助成了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甚至还丰富了汉字的简化写法。“爨村”地名本身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之大、所具有的文化能量之大,是罕见的!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这个字谜,谜底是一个三十画的“爨”字。“爨”,《广韵》注为“七乱切”,今普通话读作cuàn。它的主要义项有两个,一曰“炊爨”,一曰“姓氏”。在中条山下,山西夏县境内,魏国故都安邑城附近,就有这样一个名字叫“爨”的村庄。

关于“爨村”村名的来历,与词书释义相应,也有两种不同说法。

一种是“炊爨说”。史书记载,秦末楚汉相争,项籍立魏国贵族魏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郡,都安邑。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魏豹降汉,不久又叛汉归楚。刘邦派郦食其游说不听,遂命韩信率兵攻魏。魏豹盛兵塞临晋,杜绝关河通道。韩信采用疑兵之计,佯装陈船欲渡临晋,暗中伏兵从夏阳用木罂渡河,一举击灭魏军,俘获了魏豹。当地人传说,当年韩信攻打魏都安邑(今夏县禹王城,距爨村12公里),在这一带屯兵。因此当地留下了许多与这次战争有关的地名。当年驻军的村庄都称“韩王村”,为示区别,分别呼作“陈家韩王”“乔家韩王”“樊家韩王”“双庙韩王”“杜家韩王”等等(“王”字方音读“月”)。还有的村庄以“师”命名,呼做“上师”“下师”“南师”,而行辕所驻的地方呼做“辕村”。至于“爨村”,则是因为驻扎火头军,是炊爨之所而得名。至今“爨村”村东还有一大片耕地叫做“校场地”,相传是汉军演武练兵的场所。

一种是“姓氏说”。认为爨村得名与魏国大将爨襄有关。《战国策·魏策》载,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为魏将,与韩、赵战于浍北,擒获韩国大将乐祚。魏王大悦,要以百万良田赏赐公叔痤。公叔辞谢说:这是大将巴宁、爨襄的功劳。于是魏王赏巴宁、爨襄良田各十万。这位爨襄,被后世认作“古籍中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历史学家朱希祖先生认为,魏惠王“其时尚都安邑,则爨襄为安邑人”。(《云南两爨氏族考》)当地有“爨村”或“爨乡”之名、有爨姓人家,应与爨襄有关。156年过后韩信又屯兵于此,由于火头军与原有地名“爨”字义相合,后世人们昧于爨村旧有的历史信息,遂以后来的韩信驻军故事叠加附会之,于是又有了上述“炊爨说”。今天的爨村早已没有了爨姓人家,而在与夏县毗邻的平陆县大山里(直线距离约40公里的地方),后南吴村、石穴村等却有少数爨姓人家悄然存在,而且附近还有一个“爨坡村”。这里的爨姓有可能是从几十里外的夏县迁来的,他们或许就是爨村人的后裔。

总之,“炊爨说”或“姓氏说”,两“说”无论何者为是,“爨村”得名都不晚于汉初,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

当然,从爨村外迁的人有的走得更远。

据《汉书》记载,秦国灭楚后,将楚国公族令尹子文之后班壹,迁徙至晋、代之间(今忻州犹有班姓大户)。班氏“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成为当地的望族。到了后来,班姓一支又由晋昌(今定襄西)封于安邑爨乡,于是以地为姓氏,改姓为爨。此后史书记载的爨姓名人,后汉有爨肃,三国有爨习、爨能等等。其中一支迁徙至蜀中,又由四川再迁云南,成为南中大族。东晋中原动乱无暇南顾,爨氏在云南自立为王,将其统辖之夷族统称“爨人”。又分为“东爨”“西爨”。从而形成一个汉夷结合的部族、民系。爨人“从其古长之姓”,不忘自己族源所自,自云本河东安邑人。

明初山西大移民,夏县爨村亦有迁出者。史料记载,洪武、永乐年间先后十八次从山西移民,其中“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即达六七次之多,且动辄成千上万人,以军旅编制,实行屯田。由于故土难忘,移民把老家的地名带到了新居地。今天京郊大兴、顺义一带的“蒲州营”“红铜(洪洞)营”“西绛州营”“夏县营”“稷山营”“河津营”等,就是山西移民留下来的地名。京西斋堂镇有个“爨里安口”村。据中央电视台《家园》节目介绍,这也是一个明初山西移民的村落。这里的村民即来自夏县爨村。虽然迁来的人家中并无爨姓,但村人仍然袭用了老家村名旧有的“爨”字以作纪念。近年来,随着大力开发,这里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并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市最美的村庄”称号。

“爨”字原本是个象形字。它像一幅反映古代人们生活的纪事图画,上部是以双手持甑置于灶口,下部为双手将木柴推入灶火中,是最生动最妙曼的汉字之一。但它的缺点是笔画太多,书写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简化它,使它有了多个“替身”。

爨氏迁往云南后,有改姓为“劝”的。明凌迪知《万姓统谱》称“劝”姓为“南诏王劝龙晟之后”。比照“爨龙颜”之名,可知“劝”姓当为“爨”字同音之又写。而繁体的“勸”字共二十画,比“爨”字少了十画,这是唐代的一种写法。另外,爨字又简化为“寸”。元人李京《云南志略·氏族志》说:“爨人之名,復化为寸。”忽必烈灭大理后,以当地爨人和僰人组成乡兵,称为“爨僰军”,也简写为“寸白军”。

唐天宝年间,爨人歌舞在长安演出后,形成了“爨弄”“踏爨”这样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到了宋金时期,又出现了“五花爨弄”“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艳爨”等新名称。后来人们为了简便,找了一个“串”字来代替它。于是将“爨戏”“爨演”“爨角儿”“反爨”“客爨”写成了“串戏”“串演”“串角儿”“反串”“客串”等等。清人翟灏《通俗编·戏》说:“《辍耕录》:‘国朝院本用五人般演,谓之五花爨弄。’按:院本只般演而不唱,今学般演者,流俗谓之串戏,当是爨字。”“串”字《广韵》注为“尺绢切”,今普通话读作cuàn ,与“爨”字声母不同,亦是取其音近而已。今天,“串演”“客串”“反串”等词语人们仍习用不辍,但不少人已经不晓得这个“串”字原本是一个笔画繁复的“爨”了!

再说,迁至京郊的爨村人,不忘故土,在村名中特意保留了“爨”字,曰“爨里安”。后来人们嫌这三个字写起来笔画多(“里”字还须写作“裏”),太麻烦,于是找了一个只有三笔的“川”字,来代替这个三十画的“爨”字。同时改用口语的说法,将村名改写为“川底下”,并于1958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这样,“爨”字在这里又化身为与它音近的“川”了。


最新要闻
最新动态